E小说 > 科幻小说 > 超神学院之人类自强 > 完成

  凡事从零到一很难,但从一到一百很简单。

  1997年的一月一日,基地一片欢声笑语,你以为在庆祝元旦?

  不不不,其实是锂硫电池可以量产了,初步产量为一条生产线一天一万块标准版。

  怜风带队改造出来的三条生产线一天开足马力就是三万块。

  无数人奔走相告,挥泪拥抱,庆祝着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

  陆辰此刻也加入了这场欢呼。

  毕竟没有什么比众星捧月的感觉更舒服了。

  这下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解决了。

  在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后,满大街跑电动汽车将不会再是梦。

  第二天,陆辰赶赴北之星参加报告会。

  会议上高度肯定了陆辰同志的贡献,同时决定了锂硫电池暂时不对外公开,其中预计产生的3个霍夫曼勋章和四个诺奖级的技术推进暂时以国防专利的形式补贴。

  对此陆辰没意见,反正保密协议进基地的那一刻大家都签了,这是协议之内的事情。

  更何况就算是过几年捂不住了,再拿出来他们照样能拿奖。好歹也是提前几十年实现的技术,要是有这么容易被小日子或者西方突破才有鬼了。

  再说了,不公开也可以可以先军用,或者先提供给航天工业。

  至于电动汽车,未来一到两年之内优化了一代左右的锂硫电池同体积能量密度更大,凡事要考虑技术进步的可能性。

  目前,第一代技术已经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做到了500Wh/kg和800Wh/L,我们的目标第二代技术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700Wh/kg和1000Wh/L;在2008年之后,第三代技术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1kWh/kg和1200Wh/L!

  虽然仅第一代电池就能将电动汽车的续航提升到一次充电行驶900英里(1440公里)的里程,但是既然现在不打算推广,那就先做技术优化。

  最终,陆辰的提议得到了台下的一致认可。

  上午的会议告一段落。

  午饭之后,陆辰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看来美利坚还是很需要三代核电的嘛!

  晚上会议继续进行,主要讨论是陆辰的身份是否要公开。

  对此陆辰表示至少在可控核聚变完成之前不要公开,什么菲尔兹奖又不是没拿过。

  自己以前还拿过好几个诺奖呢!

  柯尔代数奖好像也拿过。

  霍夫曼勋章自己也因为对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拿过。

  反正拿的太多了,自己也记不清了。

  总之,自己不缺这些荣誉。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荣誉当然越多越好,但是非常时期,非常对待。

  没必要给上面添麻烦。

  最后陆辰的提议得到了一致认可。

  接下来,会议再次开始讨论陆辰提出的下一个课题——快充技术。

  这个技术门槛相比于锂硫电池就低很多。

  当然原因是锂硫电池这么大能量密度的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充电时间会比较长,使用普通家用充电器大约需要30小时才能充满,使用最快的直流快充充电器也可能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将电池充到80%。

  陆辰表示至少要将充到80%的时间限制在十分钟左右才行。

  但是因为门槛相对较低,所以陆辰打算放手让社会上的企业参与。

  正好马上要加入世贸了,外资大量流入也可以直接解决研究经费的问题。

  这项提议很快获得了通过。

  于是,陆辰拿出了今天的重头戏:

  ——————碳基芯片。

  简单来说,碳组成的芯片叫碳基芯片,相对于硅基芯片,这种类型的芯片有着很多优势,碳纳米芯片的电子特性比硅更加吸引人,电子在碳晶体内比在硅晶体内更容易移动,因此能有更快的传输数率。

  因为目前全球主流都是硅基芯片,而华夏在这方面也已经下了重注,所以碳基芯片受到了不小的质疑。

  不过,陆辰在解释了摩尔定律的极限之后,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

  陆辰接着表示:“诸位不要忘了我是有完整的技术资料的,而且,这两种路线需要的集成电路基础很多都是相通的。”

  “更何况这种跨时代的技术自己一定是下场亲自领导的,大家放一万个心。”

  “在启动可控核聚变正式点火的资金全部到位之前,我预计可以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并不影响我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顿了顿,陆辰继续说:

  “锂硫电池我们省吃俭用外加我去柯伊伯带弄回来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国家的拨款也就花了8个亿。”

  “启动碳基芯片前期的理论研究并且建立初步的基础预计一个亿之内解决。

  还有,国际金银价已经被我整得下跌了不少,暂时是不能去靠出售黄金白银换钱了。”

  会场顿时哄堂大笑,在欢乐的气氛中同意了陆辰的提案。

  会议结束后,陆辰就赶紧返回自己的小房子继续做规划去了。

  横线之下的不计入今天更新的总字数,只是解释一下碳基芯片到底是啥玩意儿,可以直接跳过。

  我搞这玩意儿是为了给之后的量子计算机做准备,别说芯片没用。

  当年很多人也是这么觉得的。

  ——————————————

  《碳基芯片的起步》

  ——————————

  第一,提纯原料。

  碳纳米管在备制过程中会有金属,使用这种带金属的碳纳米管会造成短路,而我们只需要半导体管。因此需要提纯。

  使用一种高分子材料可以有选择性地包裹住半导体碳纳米管,然后用有机溶液分散。重复操作,这样就能得到纯度为99.9999%的半导体碳纳米管材料。

  第二,将碳纳米管有规则地平铺在基板上。

  将包裹了高分子材料的碳纳米管泡在三氯乙烷里,然后在液体表面滴上一层丁烯二醇。碳纳米管上的高分子材料受氢键影响会让碳纳米管排列成一种“竹筏”的结构。实际操作时只需要将基板垂直插入液体,然后慢慢提起来,碳纳米管组成的“竹筏”就会整整齐齐地平铺在基板上。

  第三,使用碳纳米管搭建pn结构。

  使用一种单链dna作为工具,能够搭建出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的形状大小均可任意设计,再把碳纳米管也裹上dna,这样碳纳米管就会根据设计,自行搭建出各种结构出来。

  除了碳纳米管,类似像金属,氧化物等纳米材料,也可以用dna工具进行生长,搭建,组装。

  第四,将dna完成的组装体规则地搭建在基板上。

  在第一步的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在基板上贴上一层膜,使用光刻机刻出所需要的形状(一般是长方形),然后进行第一步的操作,最后揭掉那层膜,就可以实现组装体按需要规则排列。

  如果抛去自己提供的资料和工艺,时间未知。

  (看样子材料学在过几年有钱之后要让上面加大投入了。

  基础科学太重要了!)

  ……………

  综上所述,到最后阶段碳纳米管为了取代硅,需要完成:1,材料技术,可以获得高密度,高均一性,低金属性碳纳米管含量的半导体性碳纳米管薄膜。2,电路设计技术,如果金属性碳纳米管不可避免,如何在电路设计时趋利避害。3,推进5nm以下工艺,因为硅能做5nm,公司很难再投资5nm碳纳米管,所以碳纳米管集成密度必须超过5nm  FinFET。

  陆辰

  …………

  第二天,陆辰再次踏入了会议室。

  在经过几次表决之后,陆辰的计划还是以微弱优势通过了。

  …………

  折腾了11天,最终因为陆辰看得上的实验室没档期,看不上的确实是没条件启动研究。于是,陆辰果断选择了从心,让小爱直接造了一堆设备之后叫人安装在了一个大型仓库里。进入仓库之后,陆辰又发现这仓库居然是地上的,TM还冬冷夏暖。。。

  懒得再折腾的陆辰又让小爱整了一套空调,仓库顶上也安装上了太阳能板解决空调用电问题。

  最终感受着舒服的室温,陆辰满意的点点头。

  科研人员一定不能亏待了!

  反正自己也没有触犯两条底线,擦着边浪的感觉,你还别说。

  真TM刺激!

  于是,第二天研究工作正式开始。

  依旧是老样子,在陆辰发布了任务目标之后,接着就是惯例的演讲………

  这次由于几乎没有什么基础,一直到春节进展都不太顺利。

  两个月也就提纯出了百分之91纯度的半导体碳纳米管。

  虽然进度很慢,但是陆辰也知道大家伙都很努力了。

  于是乎陆辰自掏腰包(从小行星带掏)给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多发了两个月的工资和奖金,让他们回家好好过年。

  自己也暂时回到了那间小房子,准备休息几天。

  突然间小爱告诉陆辰:“主人,别睡了。有大事出现了!”

  陆辰本来也没睡着:“出什么事了?”

  陆辰一下子睡意全无,尼玛,终于有钱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我TM今天不睡了,直接整理3g通讯的技术!

  ………………

  所谓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即3G网络技术,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即  1G)与第二代数字手机通信技术(即  2G)相比,3G  手机主要是将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全面结合,以此形成一种全新的移动通信系统。这种移动技术可以处理图像、音乐等媒体形式,除此之外,也包含了电话会议等一些商务功能。为了支持以上所述功能,无线网络可以对不同数据传输的速度进行充分的支持,即无论是在室内、外,还是在行车的环境下,都可以提供最少为2Mbps、384kbps与144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

  按照原本的时间线,3g要2008年之后才正式定型,不过现在,陆辰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了。

  最晚2010年,自己一定要普及4G通信。

  除夕夜,别人阖家团圆,陆辰在奋笔疾书。

  不过当事人并不在乎。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让3g手机提前出现。

  

(https://www.eexsw.com/80253/36548528/)


1秒记住E小说网:www.eexs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eexsw.com